学术引领创新,创新推动发展 让创新引领每个人
在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部署的大背景下,医学健康领域已经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为了打造中国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励源头创新,加强国际协作,推动产学研和谐发展,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组委会携手广东标杆会展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在2020中国精准医学大会暨中国肿瘤防治联盟年会中正式签约设立“生命之光医学奖”,以奖励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国内外杰出科学家及有潜力的创新人才,为推动我国生命医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开发与应用贡献力量。
生命之光医学奖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进行备案登记,其申报、评审、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
为了推动我国生命医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的发展,促进生命科学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组委会与广东标杆会展有限公司决定共同设立生命之光医学奖,奖励在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国内外杰出科学家、学者及有潜力的创新人才。
该奖项同时由广东标杆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并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进行备案。
1. 国际合作奖:每届 1 名,奖励在国际生命医学领域上取得重大科技突破,贡献卓越,且对推动中国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外籍科学家。
2. 成就奖:每届 2 名,奖励在生命医学领域中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科研突破;或技术开发成果在产业化发展上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科学家。
3. 创新突破奖:每届 10 名,奖励在生命医学领域有重要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提出过重要创新学术思想,或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青年科学家。获奖人年龄不超过 40 岁,按当年 1 月 1 日(含)进行计算。
4.卓越贡献奖:每届在每个细分领域甄选 10 家优秀企业,奖励在生命医学领域有重要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家。按年度进行计算。
1、生命之光医学奖获奖候选人通过提名方式产生。
(一)生命之光医学奖提名人需具有以下资格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医学专业);往届生命之光医学奖获得者(限提名同一类别奖项);生命之光医学奖评审委员。
(二)每个奖项类别,提名人可独立或联名提名1位本学科领域或所熟悉专业的被提名人。
(三)提名人需下载《生命之光医学奖提名表》并亲自撰写推荐意见(手写或电脑打印皆可)。
提名人需将提名人签字及被提名人单位签字盖章后的《生命之光医学奖提名表》扫描成电子版(PDF文件),与相关证明文件及被提名人的一寸高分辨率照片电子版传至生命之光医学奖办公室邮箱。
2、评审程序
(一)生命之光医学奖每一年评审一次。
(二)生命之光医学奖获奖人通过形式审查、初评、会议评审和终审的评审程序产生。
(三) 奖励办组织对提名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经形式审查不合格的材料,要求提名人或被提名人在7日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提交评审。形式审查合格者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初评。
(四) 会议评审以会议方式对初评结果进行评议。评议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得出会议评审结果。
●细胞生物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分子生物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肿瘤生物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结构生物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免疫生物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生物信息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合成生物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遗传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基因编辑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系统生物学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十大创新成果
颁奖典礼
汇聚1000+建筑行业专家、学者、和建筑企业高层决策者。获奖产品的董事长/企业总裁/总经理级别代表可出席奖项颁奖典礼。
在线展厅
获奖产品将被收录奖项官网【线上展厅】终身展览,共享奖项官方平台1000W+曝光流量。
线下展览
参与2022年中国生命科学博览会生命之光创新成果展,展区展览,链接6W+专业买家。
媒体矩阵
600余家家媒体全网报道,1000W+流量官方平台全年曝光,入册年度创新成果新品宣传手册,更有机会与组委会院士、院长、学科带头人、科研院所负责人交流合作。为结识人脉,推获奖新产品发声。
* 面向2022年1月1日及以后上市的产;
* 同一家企业最多可以提交 3 件产品参评;
* 参评产品仅限在线提交。
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丰路89号萝岗万达广场B1栋2304室。
商务合作:夏 伟 13902271716
展览赞助:付 敏 18122766499
参会咨询:叶紫蓉 18928823923
电话:020-8251 9906
传真:020-8251 9917
大会网址:www.clsc-china.com